“我們要將產品做成符號,讓優質產品承載著中國人的理想信念,影響一個人,影響一個家庭、一個社區、一個國家乃至世界?!边@是徐佐談及最多的“未來論”。
正是懷揣著這樣的理想信念,徐佐與中信戴卡團隊不斷地求索、深耕、踐履,自主創建了我國鋁車輪制造技術體系,主持開發出國際領先的鋁車輪鑄造、鑄旋成套技術及裝備,研發出世界首個模擬實際路況的車輪可靠性試驗系統……推動了我國汽車鋁車輪等關鍵零部件技術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引領全球,為中國乃至世界汽車鋁制零部件行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而這一切的開端,都要從那場意外的“相遇”說起。
徐佐的青年成長時期適逢改革開放,重啟科學、信奉科學成為時代精神,心系祖國和人民、不畏艱難、敢為人先、辛勤耕耘的科學家形象更是在徐佐的腦海中深深扎根。
1987年,徐佐從昆明理工大學金屬學及熱處理專業畢業,被分配到中信渤海鋁業公司工作。入職沒多久,恰逢中信集團投資籌建了戴卡鋁合金汽車車輪制造項目,彼時我國在鋁車輪領域是一片空白。
作為初期創建的11名參與者之一,徐佐與同伴們被派往國外學習鋁車輪的制造技術與設備工藝,自此踏上了鋁車輪自主創新的旅程。
回國后便立刻開始了鋁車輪試制,但誰料到,“摸著石頭過河”的路比想象中更難走。從國外引進的新材料、新工藝“入鄉不隨俗”,一到天熱的時候,熔化后的鋁水就因為針孔問題過不了關,鑄出的鋁車輪都有針孔,這對作為汽車安全件的鋁車輪來說,是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
投入了大量的鋁錠,卻沒有生產出來一個合格的鋁車輪,這樣的結果讓徐佐備受打擊。而如何消除鋁車輪中的針孔,沒有任何資料可以參考,甚至連外國專家都束手無策。
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新開始?!皠撔率峭黄菩缘?、是原創性的,這就需要我們自己去反復琢磨,如果解決不了,將永遠被別人卡住脖子,我們必須要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毙熳粽f。
這一番話為團隊成員鼓足了信心。他們從倒鋁液、除氣方法,再到精煉環節調整和漏斗改造,反復摸索、不斷改進,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終于消除了鋁液中的針孔。
1988年11月19日14點,徐佐對那一天記憶深刻。在戴卡輪轂制造有限公司(現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陸第一只鋁車輪就此誕生,我國民族汽車零部件工業的嶄新一頁也隨之開啟。
“科研攻關總是一個問題套著一個問題,系統而復雜,剛剛跨過險灘,現在又要翻越高山?!睘榱诉M一步突破行業瓶頸,徐佐與團隊把研究重點轉移到了攻克大尺寸車輪的控壓快速順序凝固技術。
傳統低壓鑄造成型技術晶粒粗大、孔隙率高、工藝穩定性差?!颁X液在高溫下凝固成型,我們看不到模具內部的結構,要破解這一難題,只能依靠經驗不斷試錯?!毙熳粽f。
經過反復試驗,徐佐和團隊逐步搭建并完善了數據模型,解密了鑄造過程的溫度場,研制了分區精準水冷模具,終于攻克了這項困擾行業已久的難題。
“該技術的應用,不僅支撐著中信戴卡成為國際知名品牌車企鋁車輪的主要供應商,同時實現了單只車輪減重 0.8-1.5kg,年碳減排 120 余萬噸,也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毙熳粞哉Z中滿是驕傲。
在產業數智轉型升級的新賽道上,徐佐也在積極尋找新的發力空間。針對傳統鋁車輪制造的剛性生產、經驗式工藝、人工離線檢測和高能耗等世界性難題,他果斷做出建設智能制造“燈塔工廠”的部署,帶領團隊自主研發攻關,運用AI、5G、大數據,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的柔性制造系統。
2021年9月,僅僅歷時一年有余,中信戴卡鋁車輪六號工廠便順利通過了世界經濟論壇的評審與認定,成為了全球汽車鋁制零部件行業首家、河北省首家“燈塔工廠”,這不僅代表著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也讓中信戴卡整體制造水平領先行業5-10年,推動了行業跨越式發展。
他目光長遠、勤奮嚴謹、追求極致的形象讓團隊成員深深動容。
就像車輪腳踏實地的品格、永不停歇的執著一樣,認準一條路,認真走到底,這是一名有著“科學家精神”的企業家應有的人生態度。
正是這種態度讓徐佐與團隊在中國汽車鋁制零部件的創新之路上,只知前進不爭獲得,一路前行一路歌,也讓中信戴卡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鋁車輪及鋁制底盤零部件供應商。
4月6日,他接過了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的證書,站上了河北省科學技術最高領獎臺。但對徐佐而言,獲獎并未給他帶來太多改變?!爸圃鞓I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命脈,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到了一站后,得往下一站走?!彼f。
他的下一站,在何處?
徐佐說,把中信戴卡的產品做成代表中國的一個符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瞄準目標,繼續一路飛奔、追趕、跨越。
(文/河北日報記者王璐丹 海報/趙燕杰、張婷 圖片由中信戴卡提供)